“我到了72岁,才开始真正尽孝,”本周五就要满73岁的著名导演谢飞,说起其父谢觉哉,声音略有沙哑。《谢觉哉家书》近日出版,由谢觉哉三子谢飞编选,首次呈现了谢觉哉写给家人、友人的百余封书信。
8月8日,谢家后代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召开新书发布会
我到了72岁,才开始真正尽孝。 本周五就要满73岁的著名导演谢飞,说起其父谢觉哉,声音略有沙哑。
《谢觉哉家书》近日出版,由谢觉哉三子谢飞编选,首次呈现了谢觉哉写给家人、友人的百余封书信。
谢觉哉是 延安五老 之一。他是横跨三个时代的人:21岁就考上了中国科举最末一代的秀才;1925年,41岁的谢觉哉加入共产党。比毛泽东大9岁的他,1933-1934年期间担任毛泽东秘书,期间主持起草了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条例》等一系列法例。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首任内务部长、第三任最高法院院长。1971年病逝,终年87岁。
谢飞:我与父亲隔了两代多
去年,谢飞告诉媒体:不想拍电影了,只想读懂父亲。
谢飞出生于1942年。那一年,延安整风。那一年,谢觉哉已58岁。 我与父亲隔着两代多, 他说。
我在他身边的时光也是少得可怜, 谢飞在书序《读懂父亲》中称。1971年6月,他兴冲冲从保定白洋淀农村干校返回北京准备结婚,却碰到了父亲的去世和葬礼。
谢觉哉与夫人王定国(现年103岁)共有七个子女。长女谢宏,生前是国家财政部一位处长;二子谢飘离休前供职于国家外贸部;三子谢飞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四子谢列自己离休前在国家远洋局工作;五子谢云离休前在解放军总参部工作;六女谢亚霞在德国从事医学工作;七子谢亚旭目前供职于国务院事务管理局。
《谢觉哉家书》收集了谢觉哉给家人的91封信件,最早的是1921年寄出,最晚的是他1963年中风后,用左手艰难书写的;另外,也收进了他给家乡基层干部和友人的书信15封。
家信和日记,是一个人心声的表露,在一些公开场合是没有的,最能够使我们了解这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谢飞说。
这些信中,很大一部分是写给谢觉哉前后两位夫人:发妻何敦秀;以及后来的妻子、谢飞母亲王定国。两位夫人年龄相差34岁。
生活在 一夫一妻 、 先恋爱、后结婚 时代的现代人,往往不理解或喜欢嘲弄、调侃旧时代人们 多妻、多婚 的婚姻情况,而不去了解我们的父辈、以至人类社会很长时期存在的历史、社会背景, 谢飞坦然看待父亲的两段婚姻,并花了两年时间,将这些家信整理并公开出版。
元配夫人何敦秀:特别宝贝丈夫的来信
1976年前,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听说过父亲第一任夫人何敦秀的名字,更没有见过她, 在《谢觉哉家书》的序中,谢飞谈到谢觉哉元配夫人的情况。 (我们)只知道在老家湖南宁乡,父亲还有几个孩子,年纪都很大了 知道我们的一些侄儿、侄女,不少比我们年纪都大,许多也在北京上学。
通过阅读父亲家书,谢飞才渐渐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谨慎地瞒着他们。
1899年,年仅15岁的谢觉哉与近20岁的何敦秀结婚。女方比男方大4-5岁,是当地习俗。何敦秀出身中医世家,家教敦厚。
谢觉哉与何敦秀共同生活了21年,生育了四男三女。
1920年,36岁的谢觉哉离家赴长沙,任《湖南通俗报》主编。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小9岁的毛泽东。
1921年,谢觉哉写信给何敦秀,语气亲昵地 汇报 自己每天的生活: 我在这里每天的事也不少,早晨六点多种起来,洗面呀,操八段锦呀,屙屎呀,差不多要点多钟。
谢觉哉写给发妻的手迹
到了1937年,离家已十多年的谢觉哉,时年53岁,被 组织安排 与24岁的王定国结婚。
两年后的1939年,正值何敦秀六十大寿。谢觉哉写信给发妻祝寿,写了满满的四张大纸,都是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四十一年前的秋天,我和你结婚了,那天,不记得谁在房里唱 送子 ,我的外公拉我进去,说是什么 大事 。 那时的 大事 ,就是家族的传宗接代。
在《谢觉哉家书》中,从1939年后到1951年,谢觉哉一共给发妻写了八封信。
何敦秀的后代、谢觉哉的孙女谢延仁说,这些来自丈夫的信,何敦秀特别宝贝,又怕虫子咬,又怕受潮,都是一封封特别小心地放在阁楼上,所以保存得特别好。而谢觉哉离家后,敌人多次到家里抓人、抄家,家里 鸡犬不宁 ,家人东躲,只有何敦秀一个人在家里顶着。
1951年9月,谢觉哉给何敦秀写去最后一封亲笔信,明确表示: 我的意见,你不来北京为好。理由如下:第一、我们离开了二十多年,我在外又有了家。你如来,很不好处置,要发生纠纷。现是新世界,和旧世界不一样。你我都是上七十的人了,经不起烦恼,对我不好,对你也不好。
1951年儿子谢放为何敦秀烧的瓷像,时年72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八十岁高龄的何敦秀被小儿子接到北京居住,谢觉哉和王定国曾请她到家里,也多次去看望她,并经常送去生活费。但王定国的七个子女,却对何敦秀一无所知。
近90高龄的何敦秀于1967年去世,王定国亲自过去帮助料理后事。谢觉哉在四年后也病逝。
夫人王定国:现103岁身体很好
谢觉哉与其夫人王定国的婚姻,则是 组织安排 的。
1937年,时年53岁的谢觉哉已离乡十多年,被派到甘肃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做毛泽东代表。时年24岁的王定国也在兰州办事处工作。
王定国称,当时 组织上给我说谢老年纪大,生活上需要有人照顾;做时任兰州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宁乡同乡贺耀祖的统战工作,需要有夫人身份的人出面协助,希望我与谢老结为伉俪 。王定国同意了,但晚上吃饭庆祝后,让她进谢老的卧室,她不干。
王定国出身穷苦,小时候做过童养媳,不识字,说:让我照顾谢老我同意,怎么还一起睡觉?别人告诉她,结为伉俪,就是夫妻。她犹豫了,说希望给她时间考虑,自己在四方面军时有个相好叫张静波,是她参加革命的引路人,现在不知还活着没有,希望组织上帮她打听清楚。后来查清张静波已在红军西征中牺牲,王定国才同意了婚姻。
王定国早年不识字,谢觉哉曾让她去办公室拿《西北日报》,拿了三次都没拿对,就奇怪地问:怎么回事?王定国才难堪地说:我不识字。谢觉哉听后说:不用怕,我教你。
后来,王定国跟着谢觉哉学写诗词、练书法,晚年还成为了书画社会活动家。
如今王定国已103岁,是唯一健在的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百岁女红军。谢飞说,老人身体仍然很好。
谢飞与103岁的母亲王定国近日在北戴河
谢觉哉关于民主的思考: 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
谢觉哉是红色中国民主和法制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谢觉哉家书》中,谢觉哉多次提到他对民主的理解。
1936年,52岁的谢觉哉主持陕北第一次直接的、普遍的、无记名投票的民主选举。他说: 没有这样的民主形式,所讲的民主也是空的。因此,必须给人民选择的代表以充分的权利,管理政府和监督政府工作人员。
最为人称道的是,针对当地文盲与半文盲众多,无法填写选票的情况,谢觉哉与干部群众协商,创立了 投豆子选举法 ,既方便了群众,又避免了作假。这种选举方法当时在边区很快推广开来,取得了明显效果。
1941年,57岁的谢觉哉任边区政府秘书长,在一次讲话中,他说: 只有选举才能改进政治机构,涌现出积极分子,有力地保卫边区。如果有人轻视选举或者说不要选举,那就等于不要民主。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我们做革命的人忽视民主,不只是错误,而是对革命的罪过。
1961年一封给侄女婿的信中,谢觉哉问: 为什么不发动社员选举?好的,总会选上的。上面派来的人和自己选的人呢,在社员看了,味道是两样。
谢觉哉关于 三三制 政府的思考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 三三制 政府的原则,即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三三制 从1940年试行,到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
《谢觉哉家书》附录的《谢觉哉年谱》中,透露了谢觉哉对 三三制 政府的一些思考。1940年, 当时党内外,对 三三制 表示出各种不同意见和疑惑。例如 引进非党人士,只是请客摆样,不会有真的联合出现 ; 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无法保证党的领导 等等。 谢觉哉为此写了多篇文章,教育和统一党内外人的思想。他常说: 我们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诚心诚意的,绝不是一时的应付场面和沽名钓誉的权宜之计。 由于谢老等人的耐心工作,许多非党人士由迟疑而感动,后自告奋勇。一位非党常驻参议员李丹生先生说; 大会成功,全由于诚,诚能感人,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某参议员说: 我前以蒋委员长伟大,现则以毛泽东先生真正伟大,因为毛先生能想出三三制。
三三制 是针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而提出的,得到了非党的进步人士和中间势力的广泛拥护,起了团结各阶层抗日的重要作用。1948年,谢觉哉在总结 三三制 经验的日记中写道: 三三制起了打击国民党的作用,但究与中国现状不甚相合 中国社会虽说 中间大 ,但大而无力,不能有有力的党,他们的利益要共产党去代表,他们中的进步分子,总要求加入党,党也无法拒绝。十年实行的结果,没有那一解放区真是三三制,证明政策不适合,虽好不能行。现在不谈三三制,改为在共产党领导下联合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民主人士的广泛统一战线,这就对了。
(凤凰网:孙莹)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