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毁了新西兰的骄傲

时间:2016-08-10 16:42:09

原标题:毒奶粉毁了新西兰的骄傲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黄兴伟刘洁秋发自惠灵顿

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郊区约翰斯维尔一个大型连锁超市里,26岁的卡罗琳看着出售婴儿奶粉的货架上张贴的产品召回通知,焦急万分。 我是一个单身母亲,7个月大的女儿一直食用 可瑞康 牌婴儿配方奶粉。 卡罗琳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给公司的服务热线打电话总是占线。

目前,很多国家都有像卡罗琳这样焦急的母亲,因为不仅可瑞康,多美滋、雅培等奶粉厂商都使用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生产的受到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粉,里面含有的肉毒杆菌可能致病。

排查问题产品的行动正在很多国家展开。

各国紧急行动

8月6日,泰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通告,要求所有奶粉生产企业在8日前报告他们是否采用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秘书长汶猜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所有使用了恒天然集团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的生产厂家必须向FDA递交其产品安全质量报告,否则,FDAA将没收其产品。

俄罗斯国家总防疫师根纳季 奥尼先科表示,已命令各地主管部门查封并禁止各商业网点销售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所有乳制品。还向海关发出通知,要求他们阻止该公司的所有乳制品进入俄罗斯。

中国内地的超市、零售部门也纷纷启动了对问题产品的排查和追回工作,以最大限度阻断问题产品进一步流入市场。娃哈哈、多美滋等被波及厂商也正在质检部门监管下,逐步推进召回工作。

据了解,乳清蛋白粉是婴幼儿奶粉中仅次于乳粉的主要原材料,由生产奶酪、黄油的副产品脱盐提纯而来。在中国,几乎没有生产乳清蛋白粉的企业,基本依赖进口,每年的进口量在20多万吨,新西兰尤其是恒天然集团是中国进口乳清蛋白粉的主要来源。

8月6日,中国质检总局确认,对恒天然集团的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的进口无限期叫停。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称,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这一事件,新西兰产品将面临更广范围的 禁令 ,沙特、越南和马来西亚方面已经在考虑对新西兰婴儿奶粉采取行动。

14个月后才通报

据恒天然集团新西兰乳业执行董事加里 罗马诺说,共有3批浓缩乳清蛋白出现质量问题,这些产品是去年5月在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生产的,涉嫌被污染的产品总量为38吨。污染源是该公司在北岛怀卡托地区豪塔普工厂里一根未经彻底清洁的管道。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浓缩乳清蛋白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的菌株,有可能造成食用者中毒。

据悉,这些受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粉,供给8家厂商,用作生产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的原料,涉事产品估计达900吨。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受影响国家包括新西兰、、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

在肉毒杆菌发现过程中,最被公众质疑的环节是:恒天然是今年3月发现就存在质量问题,却到8月2日才通报。

3月,一批产品在杆菌检测中呈阳性反应。由于杆菌种类繁多,大部分都无害,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测。接下来几个月,产品样本经过严格检测。到7月31日,其中一个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直到8月2日,恒天然集团才向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通报这一食品安全事件。此时距离问题乳清蛋白的生产时间已有14个月。

这些天,新西兰政府官员、农场主、乳品出口商、消费者、媒体一直在追问,一直号称将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的恒天然集团,为何不在第一时间通报政府、食品监管机构、客户和消费者,而是不紧不慢地闭门检测?检出肉毒杆菌后,为何拖延数日才报告初级产业部?

恒天然集团新西兰奶制品公司执行董事加里 罗马诺对此这样解释,根据程序和检测技术,就需要这么久。一些专家也支持这种说法。

但新西兰总理约翰 基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自己对恒天然在此问题上的做法表示不解,并说公司管理层需要给出答案。 恒天然应该在发现产品有问题时就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到确定污染物后才将结果公之于众 。

沉重打击乳品出口

长期以来,新西兰以 百分百纯净 的品牌在海外推广新西兰产品,尤其是乳制品。新西兰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在新西兰家畜改良公司, 国家奶牛信息数据库 记录着1984年以来3000多万头奶牛的信息,相当于给所有的奶牛上了 户口 。乳业成为新西兰的骄傲。

而此次事件,显然已经给新西兰的乳业出口蒙上了阴影。

这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新西兰乳制品业造成沉重打击,会给新西兰乳品业食品安全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新西兰业内人士表示。恒天然丑闻之大,如今已影响到新西兰货币。新西兰元8月5日贬值1.5%。

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估计,仅从短期看,肉毒杆菌事件就会给新西兰乳制品造成严重损失,对新西兰的GDp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奶制品出口占整个出口的四分之一,恒天然控制新西兰90%的奶源。而各国对于新西兰乳制品的进口禁令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在过去一百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新西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必须恢复过来。 格罗泽强调。

据路透社报道,新西兰政府于8月6日派政府官员进驻恒天然,以确保肉毒杆菌污染奶粉事件的信息公开。新西兰政府的做法意味着政府将在此次肉毒杆菌污染危机中扮演主导角色。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到一家私营公司的办公室核实信息,这在本届政府上任之后还从来没有过。

而由于中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未来几周,外交部长麦卡利将访问中国,贸易部长格罗泽也有可能访华。如果需要,我也会去。 约翰 基表示。

新西兰乳制品要在全球重获消费者的信心,政府和企业都要下一番工夫了。 奥克兰大学的品牌专家麦克指出。

原标题:安全奶粉如何炼出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芳发自北京

回看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奶粉似乎是非常容易受到污染的食物。其实,现代奶粉的生产过程,一般要经历生乳采购、过滤杂质、加热杀菌、成分调整、浓缩、喷雾干燥和包装等工艺。一批奶粉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所需的检测超过600多道。

而其中有几道环节,的确最易受污染。

奶源

牛奶营养是否丰富,关键在于奶牛吃得怎么样。多数消费者青睐新西兰和欧洲奶源,牧草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荷兰生态牧场中生长的黑麦草,就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磷、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而为了防治奶牛的各种疾病以及培育草场,化肥、药物等的使用,也会使得牛奶里面有药物或者化学品残留。今年1月25日,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证实,约5%的新西兰牧场使用含有双氰胺的化肥培育草场,每年使用2~3次,因此部分新西兰乳制品可能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

欧盟对于奶源规定必须做 异物检定 ,其中包括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与类似抗菌物质的残留量试验;杀虫剂等有机化合物的残留量试验;其他药理性物质及激素类物质的残留量试验等。奶源中上述异物残留量试验必须达标,否则一旦被检出超标,整批奶制品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并加以销毁。同时,生产商还将面临经济重罚。

奶源建设的特点是 投资大、风险高,见效慢 ,没有实力和缺乏责任感的企业根本做不好。有些企业所谓的投资奶源建设,只是噱头。

验收

有了好的奶源环境,还要看原料奶验收的质量控制。

具体说来,鲜奶生产过程中必须避免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间交叉污染;生产鲜奶奶品车间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控制好干湿度;车间净化条件需达标等。

在鲜奶验收环节,原料奶的营养指标、如牛体和牛场的卫生问题管理,饲料的营养和安全,挤奶设施的清洁消毒,规范挤奶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挤完奶后,用净乳机除杂还需及时冷却降温,避免微生物在牛奶中繁殖,造成原奶腐败。鲜奶的储存时间不可能过长,以免嗜冷菌大量繁殖,分解蛋白质。

近几年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问题大多出在这一阶段,即饲料到奶源这一产业链如果不加强监管,后一阶段就算加大抽检力度,也会防不胜防。

配料

鲜奶在变成奶粉的过程中,在高温脱干或者消毒环节中,一些营养成分会流失。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乳清蛋白粉、乳糖、DHA、核苷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其尽可能接近母乳。

这个环节中,不卫生、质量不好、营养素添加过量、辅料融化效果不佳等,都会引发最终的质量问题。

毒奶粉 影响了新西兰乳制品的出口。图为恒天然集团旗下位于新西兰北岛西部塔拉纳基地区的一家牧场。本报记者黄兴伟/摄

名词解释:肉毒杆菌

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它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

肉毒杆菌致病,其中毒症状主要为神经症状,表现为视觉模糊、呼吸困难、语言障碍、肌肉乏力等,如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肉毒杆菌不繁殖时不能产生毒素,其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的最适宜温度为18~30℃。因此加热和冷藏都可以杀死肉毒杆菌。但是肉毒杆菌芽孢的抵抗力很强,要杀死肉毒杆菌芽孢,需要在高压下120摄氏度煮半小时才行。如果奶粉中还有肉毒杆菌芽孢,也可能会导致肉毒素中毒。

肉毒杆菌被用作生化武器,也用于美容的除皱手术。(本报实习记者朱诗雨/整理)

中国市场 涉事 品牌及产品

娃哈哈:娃哈哈营养快线、 钙好喝 、爽歪歪营养酸奶和AD钙奶等

可口可乐:美汁源 果粒奶优 、

多美滋: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2阶段奶粉

雅培:金装幼儿喜康力3段(1岁以上儿童)听装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