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失踪了
一提起夏朝,中国人就充满了感情,因为根据历史传说,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世袭制国家。根据史书推断,夏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可能是多个部落联盟组成的较为松散的国家。
但对考古学家来说,一提起夏朝,却是充满了伤心。在我国古代史书中尊为上古第一朝代的夏朝,竟然找不到多少支持其存在的证据。
更让人生疑的是,史书都认为商朝推翻了夏朝,取而代之。商朝人留下了大量的甲骨文记录,这些甲骨文充分证明了商朝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对于改朝换代、光宗耀祖的“推翻夏朝”的大事件,甲骨文里竟然只字不提!更诡异的是,商朝人的甲骨文里连“夏”这个国名或者民族的名字都没有!
史书里的蛛丝马迹
目前没有发现夏朝人留下的文字资料,但这并不一定就判了夏朝“死刑”,夏朝还是有可能存在的。
文字的蛛丝马迹还是有的。比如在河南偃师附近的二里头遗址,人们在发掘出的陶器上面发现了许多“刻画符号”,有的学者分析,里面有表示数字、植物、器具和自然现象的符号,其中的一些可以在商朝的甲骨文里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二里头文化存在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刚好处于传说中夏朝存在的时间内。而且,虽然商朝人在甲骨文里根本没写夏朝如何如何,但是却对商朝建立前的那段岁月有记述,特别是赞颂他们的先祖多么多么伟大。
《竹书纪年》发现于战国时期魏国君主的墓地,所以躲过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焚书坑儒的浩劫。这本书的一些记载与《史记》等著作有出入,但是甲骨文发现后,学者们发现《竹书纪年》对商朝国君的次序、名字的记录比《史记》更符合甲骨文记录,因此这本古书的史料价值很高。
在汤建立商朝之前,商族人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文明,而且后人还把一些事迹记录了下来。商朝之前,应该还有许多部族和商族人一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当时的文明程度是很高的,出现一些强大的“方国”也是有可能的。
叫不叫“夏”并不重要
最近一些年,考古学家逐渐把目光投射到了山西南部的一个考古遗址—陶寺遗址上面。陶寺位于山西省南部,恰好是传说中的夏朝的活动区域。在这里,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座巨大的史前城址,陶寺遗址金字塔般等级森严的墓群告诉世人,这里已经有了国家的雏形。在陶寺遗址大墓的旁边,考古学家又有了惊人的发现,那里出现了中国最古老的观象台。
考古学家判断,陶寺遗址所代表的古代城市存在的时段大概在距今公元前24世纪到公元前20世纪之间,如果对应到传说中的人物和朝代,这个时间段大概是尧舜禹和夏朝早期的年代。
陶寺遗址中的一块陶壶残片,似乎要验证考古学家的判断。残片上有红色的两个字,一个是“文”,另一个字专家们有几个解释,其中一个解释认为是“尧”。“文”字在远古表示尊敬的意思,而如果另外一个字确实是“尧”,那残片的文字就表达了对尧的尊敬。那么陶寺可能就是尧或者他的后人的城市。
从商朝甲骨文的记载看,商朝人并没有用“夏”来指代任何一个方国,当时的人也没有所谓的朝代的概念,在他们的观念里,天下是由许多类似于本国的方国组成的,只是有的强大一点儿,有的弱一点儿。只有到了周朝之后,世人逐渐有了国家大一统的观念,于是把这种后来出现的观念反过来强加到了商朝前面的那段历史上,于是一个叫做“夏朝”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朝代名称出现在了史书中,被后人尊为华夏第一个朝代。
其实,禹和启的方国是否叫自己为“夏”,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们曾经存在过,曾经建造了巨大的城市,建立起观象台并制订历法,有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影响力波及周边很大范围的各个方国,这就足够后人对他们充满敬意了。(摘自《百科新说》)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