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建交65周年:中国留学生在越南的故事(图)

时间:2016-11-23 13:59:46

留学经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无异于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人生。独自一人远离故土,新奇、兴奋、迷茫、忧伤,种种情感都显正常。然而,在这一切过去之后,所有曾经留过学得人都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打开了一扇展示异国文化的大门。

清晨,越南胡志明市闹市区范五老街人群熙攘,车水马龙。一名头戴越南传统斗笠的中国小伙子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之中,不时地像当地人一样坐在路边的小凳上,与街旁店铺老板聊天。不同的是,他边聊边认真地做笔记,偶尔还拿起相机拍照,记录着他所需要的资料。他叫谢林轩,今年26岁,是中国广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民族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今年10月,谢林轩来到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留学,追随他的越南导师,研究越南文化,成为目前在越南学习的4000多名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因为我的研究方向是越南的文化和民族以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我必须到越南去了解当地的文化,所以选择来到越南留学。”

谢林轩本科是在广西民族大学就读越南语专业,曾在大三的时候到越南河内留学一年。大学毕业之后,谢林轩毅然放弃了公务员的工作,而选择以越南语作为一门工具,对越南文化进行研究,开始踏入漫长艰苦的学术生涯。

就在喧嚣的范五老街的另一头,“芝书”(Chibooks)图书翻译出版社里,阮丽芝正在主持公司例会。这家以她名字命名的出版社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和影视作品的翻译和出版工作,成功地将中国现代文学、影视作品引入越南。

阮丽芝出生于一个电影世家,年幼时就有机会接触到张艺谋、陈凯歌等很多中国导演的作品。上大学时,她主动放弃了英语专业,而选择中文。2002年,阮丽芝争取到留学机会,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成为第一位到北京电影学院留学的越南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也让阮丽芝充分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学和影视作品。“在北京电影学院留学期间,我花了大量时间观看中国电影以及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由于留学时间比较充裕,我利用空闲的时间来翻译中国影视作品,一是想提升自己,另外是想给在越南国内没有机会到中国留学的大学生们提供学习资料。”

阮丽芝是当时学校里唯一的一位越南留学生,所以她希望通过翻译中国作品和没有机会来到中国的越南朋友们分享在中国留学的宝贵经历。没想到,正是这样的翻译经历,带给了她无限的乐趣。然而,也正是对翻译影视、文学作品的热情,让阮丽芝在北京留学期间认识了不少中国作家,并与他们结下了美好的情谊。2008年,阮丽芝在回国后不久便创立了“芝书”图书翻译出版社并将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出版发行。“在北京留学期间,我有机会认识了一些中国著名作家如莫言、刘震云、邱华栋、卫慧、安妮宝贝、棉棉等,我认为中国作家们都非常勤奋和认真,为写作付出了许多时间和心血。”

而相比之下,谢林轩的留学生活更像探险。他每天一大早就出发,走街串巷,到越南普通百姓家里、店铺或庙宇做调研,晚上才回到宿舍整理当天搜集的材料。有时甚至会被别人误解。“有时的确也是会被误解。比如有一次我到越南宣光白裤瑶地区去做调研,就是因为这种误会和自己的准备不足,引来了当地的公安,最后使得调研工作终止。虽然有些遗憾,但我觉得这种经历也算挺有趣。”

2013年谢林轩来到越南宣光、美奈、含进等地进行田野调查,编撰了《越南人类学田野日记》,将越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习俗生动地呈现出来。

如今再一次踏上越南这片土地,虽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因素,尤其调研工作还会出现许多困难,但谢林轩相信,他已经有了面对这些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办法。“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去做调查的时候,有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放弃的想法倒是没有,但是会有质疑和不解,但是后来自己做下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心态在慢慢改变,忽然感觉自己的思维和心胸开阔了,这门学科对于自己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无论是思考事物的角度,还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有改变。同时我也觉得,像这样,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越南和越南的社会文化,其实也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谢林轩的留学故事还在继续。他说,接下来将专心在越南进行调查和研究,顺利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希望能够在高校找到稳定的工作,继续做越南文化方面的研究。

而对于在越南翻译出版界内小有名气的阮丽芝来说,她创办的“芝书”图书翻译出版社的发展蒸蒸日上,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日益密切,已在越南翻译出版了中、英、美、澳等国的一些著名现代文学作品,受到越来越多越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今后,阮丽芝计划扩大翻译出版业务,并于2015年成立自己的儿童作品品牌Kidbooks。“2015年来临之际,除了推广Chibooks品牌之外,我还计划成立儿童作品品牌Kidbooks,面向10岁以下的儿童,涉及心理、教育、漫画等领域,希望这些新书能够得到越南读者的喜爱。同时,我也尝试翻译中国的诗歌,现在我正在翻译中国作家吉狄马加的诗集。我希望每年都能够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继续为翻译事业而奋斗。”(记者韦夏 魏为)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