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屡获诺贝尔奖?首先考虑兴趣不想经费

时间:2016-10-25 04:34:25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 日本最近3年连续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21世纪以来平均一年诞生一名诺贝尔奖得主。对此,在日本从事科研工作的华人学者认为,相对宽松平等的研究环境、不随波逐流的科研精神以及心无旁骛的科研态度,都是取得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的必要条件。基础研究环境相对宽松巨东英教授1992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日本埼玉工业大学副校长,同时也在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高校兼任博导、教授。他说:“日本现在屡获诺奖,说明在我们当年来到日本的那个时期,日本比较重视基础研究,研究环境比较宽松和自由。”

巨东英回忆自己在京都大学读博士期间,教授提倡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科研方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跨学科学习。日本教授都很支持博士生的自由研究,并提供建议。

他说,日本现在拿到多项诺贝尔奖,还是受惠于那个阶段的科研和教育政策。现在总体上经费更多,但经费使用方面管理特别严格,各个环节的审查很紧,对科研人员的压力太大,导致科研人员造假现象抬头。不过,日本现在还有一批人坚守基础研究,经费拿的不多,但能基本够用。

巨东英说,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基本都是靠研究人员自身兴趣和学术研究本身意义来推进的。科研人员应该首先考虑这些问题,而不是考虑什么项目能拿多少经费,那样就受到很多约束。

他建议,对待科研不要一刀切,不要以项目和经费来评估人,要鼓励一部分人致力于基础研究。谈到研究论文发表问题,他说,实际上很多日本诺奖得主当初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发表在高级别的杂志上。他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例说:“我们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在评教授的时候,对一个人各方面的贡献综合评估。虽然也有几年内发表多少论文的要求,但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如可以用专利来替代。”

基础研究需要默默坚守

日本筑波科技株式会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波博士毕业于日本筑波大学,曾分别在日本国立通信综合研究所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工作。他认为,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多都是长期默默从事研究工作。虽然基础科学研究的环境不一定尽如人意,但是他们都能长期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在该领域打开一扇大门。

王波在筑波大学读博士时,认识筑波大学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教授。他说,在得奖之前,白川教授在筑波大学可以算是默默无闻,退休后连一张办公桌都没有保留。就在他退休半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筑波大学才给了他一个名誉教授职称。王波说,日本科研人员非常有专注精神,能够在一件事情上精益求精。

有人早上7点来到研究室,晚上很晚才回去,能长期沉浸在科研当中,进行忘我研究。今年获奖的大隅良典教授71岁了,依然每天泡在实验室里。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周豪慎教授也说,日本很多基础研究人员能够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情,不一定会想得到多大的成果和利益。很多人在经费比较有限的情况下,静下心来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科研工作。很多诺贝尔奖得主也并不是来自那些最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所,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冷静看待诺奖现象

周豪慎说,要理性冷静地看待日本科学家连续获得诺贝尔奖这一现象。诺贝尔奖有很多偶然性,日本也有很多人成果显著,但并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他表示,日本近些年拿到诺贝尔奖,说明日本某些基础科学研究确实是世界一流的,但诺贝尔奖颁奖有滞后效应,现在获奖很多是反映了二十多年前的研究工作。周豪慎指出,诺贝尔奖需要时间积累,不要过度强调诺奖情结。通常来讲,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和几代人的努力分不开。

许昌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