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3日电 题:独身老人黄昏恋之惑:迫于现实多成“爱情地下党”
作者:张海桐 白琥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独身老人的暮年感情生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孤独是这个特殊群体的通病,然而当独身老人在寻找感情归宿的时候,来自自身的道德审查和约束、社会舆论和子女等各方面的现实压力,让老年人再婚困难重重,许多人不得已成为了“爱情地下党”。
“黄昏恋”群体有苦难诉 压力下无力亦无奈
在杨继峰看来,“黄昏恋”中的独身老人是一个巨大而缄默的群体,身在其中的他对此深有体会。65岁的杨继峰是北京某国企的退休工人,也是独身老人这个群体的一员。
6年前,老伴因胃癌离他而去。用杨继峰自己的话说,在这亦长亦短的六年里,他的心境从前四年的悲伤和沉痛变成了最近两年的孤独,“这是不必言明的事情,儿子和女儿每天忙工作,一个月也不回一次家,暮年一个人生活,这样的日子不好过,我也考虑过再找个老伴”,杨继峰告诉记者,“但不过只是想想罢了,六年里,孩子们没向我主动提过这件事,他们八成是不同意,即使孩子同意了,街坊邻居得怎么看我?”
对于独身老人的“黄昏恋”,杨继峰有自己的理解, “我认为‘黄昏恋’是个广义的概念,当然也包括‘暗恋’”,杨继峰向记者坦陈,他之所以突出“暗恋”,因为他就处在这样的困境里。“明明有喜欢的人,我不好意思说出来,没有地方可以倾诉,对于这种各方面都有压力的现实困境,实在无可奈何。”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认为,在当下,伴侣和婚姻生活对于老年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银发同居”多见 独身老人倾向“伴而不婚”
找一个情投意合的老伴相互扶持、走完一生成为独身老人的美好愿景,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认为“凑合过就可以,无需领结婚证”的老年人大有人在。
相比杨继峰,汤国伟与王念珠在两人关系方面要大胆很多。两人先后离异,经人介绍认识后,不久便开始同居生活。周一至周五,两人一起买菜做饭、散步谈心。周末,王念珠儿女来探望时,汤国伟便知趣地离开。对于二老的“地下恋情”,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两人的儿女虽早有察觉,但没有过多干涉。
对于汤国伟和王念珠来说,结婚一直都是不愿开口提的禁忌话题,在这方面,汤国伟更开放一些,“我们都是70多岁的人了,如今两人之间的状态很好,不谈结婚算是我们从不言明的‘秘密’,我们不希望结婚后的各种麻烦事搅乱了平静的生活。”
相比年轻人爱情的奔放和无所顾忌,老人的黄昏恋更像是看不见浪花的湖水,既平静又脆弱,一丝轻风就能将其吹皱。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对老来婚姻及其中包含的复杂关系和未知麻烦的恐惧,也导致了“银发同居”、“伴而不婚”现象普遍。
再婚看子女“脸色” 财产纠纷成最大拦路虎
儿女的态度始终在老人再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至于有老人苦叹“再婚成也儿女败也儿女”。
离休干部唐大爷并没有汤国伟的“好运气”。唐大爷在公园认识了同样丧偶的孙阿姨后,两人互生好感并产生感情,但两人的感情却遭到子女的坚决反对。财产纠纷在这段感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避免自家财产外流,子女藏起唐大爷的户口本,而孙阿姨的儿女为此则数月不回家探望。两位老人十分无奈,能过上同居生活已属不易,更别提结婚。
根据现行《婚姻法》第二十四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而同居期间产生的财产纠纷并不受法律保护,同居前的各自财产由各自子女继承,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了独身老人的黄昏恋经常以“地下恋情”的形式存在。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曾统计,再婚老人离异案件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财产问题而分手的。对此,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弟建议,对于单身老人再婚后可能发生的财产纠纷问题,可以通过“婚前财产约定”和“财产公证”等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双方可事先通过协议约定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情况。
黄昏恋怕见光待破局 莫让独身老人望“婚”兴叹
今年2月底发布的中国首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随着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提高,独身老人更加渴望“老来有伴”。
老年人再婚问题专家、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郝麦收认为,老年人再婚的养老意义已经大于婚姻意义,夫妻养老日益成为社会转型期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老年人同居存在诸多误区,应领取结婚证以获得法律保护。
婚姻家庭研究专家汪洁指出,老年人再婚,对晚年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婚姻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老年人的寿命。
为此,他建议,对于想再婚的老人们,可以试着遵循婚前财产所有权不变;婚前财产继承权不变,亲子关系不变等“三不变”原则,再婚老人仍由各自子女赡养。解决好这些问题,再婚老人的婚姻生活会更轻松、更和谐。(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老人均为化名)(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