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权启示录

时间:2016-08-22 16:42:49

一百年前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场大战中,一支世界排名第二强的战列舰舰队却在大部分时间成了旁观者,直到最终覆灭。然而,作为这支海军的缔造者,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却是《海权论》作者马汉最忠实的追随者,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的原则。中国和德国一样,均属于陆海复合型国家。回顾一百年历史,未来中国的“海洋强国梦”应获得怎样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的国家,,你认为当时中国“海防”更重要?还是“塞防”更重要?(此问必选) 海防远重于塞防,侵略多来自海上 陆地塞防最为重要,否则新疆不保 海防和塞防同等重要,尽管耗资都巨大 清朝财政空虚,根本谈不上海权甚至陆权

1890年,上台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迫使首相俾斯麦辞职,同年,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版了他海权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这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却在数年之后发生了联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英德海军竞赛。

德皇威廉二世对海军事务的狂热,则对本国的“大海军偏执”起了进一步的推波助澜作用。对英国世界地位和英国海军实力的羡慕,使威廉二世产生了一种狭隘观念,认为德国之所以在世界影响力和海外殖民地规模上不如英国,完全是因为海军实力不够;只要能在海军力量上超过英国,亮出“铁拳”,“世界强国”的前景就是可期的。

在分析德国主动挑起海军竞赛的动因时,一个术语“风险理论”(Der Risikogedanke)是学者们经常提到的。它的始作俑者是“公海舰队之父”冯·提尔皮茨海军元帅,目的是在不必真正进行决战的情况下,仅凭相对实力上的接近就迫使英国放弃发动新的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想法,继而承认德国的第二号海军强国地位。

威廉二世在出生时患疾而导致左臂萎缩,潜意识中有一种由自卑而产生的过于敏感、鲁莽以及虚荣。而且由于其英国母亲对其过于严格以及灌输英国至上的理念,导致他对于母亲与英国有一种复杂的爱恨交加之情。1887年,当他还是皇孙之时,参加了维多利亚女王即位50周年盛大阅舰式。英国海军的强大阵容,更是让他涌出了一种羡慕与嫉妒交杂的心情。

英国对于德国海军崛起的反应,在很多人看来,是海权霸主对挑战者的必然打压,或者是殖民帝国对于后起争夺者的遏制,但是如果我们审视英德海军竞赛的整个国际背景,我们会发现,这两点都非常值得商榷。对海洋霸权的挑战方面,那么美国对英国的威胁,显然是大于德国的。

1905-1909年是英德海军竞赛的含蓄时期。自“无畏”号出现后两国数量众多的前无畏战列舰迅速过时,双方都必须迅速补充由此带来的战斗序列上的空缺,这方面尤以英国海军为甚。此一时期,双方均以各自第1艘无畏舰为设计原型,并针对其不足进行修改和提高,以利于快速批量建造,但双方舰只之间的战术针对性还不明显。

1909-1912年是英德海军竞赛的白热时期。此阶段英德之间的海军竞赛进入白热化,双方都不遗余力地建造更大吨位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进入了所谓“超无畏”时代。同时,双方战舰之间的针对性开始凸显:英舰以德方正在设计中的战舰为目标,要求形成数量优势;德舰则力图在性能上超过英方已建成的战舰,努力缩小数量差距。

1912-1914年是英德海军竞赛的备战时期。这一时期,英国全力建造装备15英寸主炮的战列舰,而对战列巡洋舰的的需求逐渐降低;德国海军由于前期建造任务尚未完成,新舰无法及时开工。如此,英国海军在战列舰数量上的优势越发显著,质量亦逐渐领先,而战列巡洋舰方面双方不仅数量差距正在缩小,德方质量上优势已基本确立。

作为德国海军唯一的海外舰队,骚扰打击英国海外贸易航线显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价值。施佩奉行了寻敌决战的策略,因此即使再复制几次科罗内尔海战式的胜利,这支实力有限的孤军仍难逃覆灭悲剧。

德国信息缺失不仅错失英国舰队第一次衰弱良机,且钟爱“鲁莽无畏”的偷袭战术。而缺乏进取心又不善临机决断的英军指挥官则再次展现了以强胜弱却战场无功的特性。这些都为一年之后的日德兰海战埋下伏笔。

英德双方均渴盼已久的海上大决战在两国引诱伏击的相同策略中展开。巧合的是,夜幕参与了蒸汽时代这场最大的巨舰大炮战斗。虎头蛇尾的结局让德国欢呼,令英国抱憾。讽刺的是,保全了舰队主力的英国将世界霸主又延续了几年,而德国公海舰队只能坐困愁城,与帝国一同覆亡。

斯卡帕湾的“彩虹”见证了蒸汽时代世界第二大海军的灭亡。诚然,德国海军决然的悲壮举动令人扼腕叹息。但是,这支没有战败的战败国海军并没有为德意志帝国做出太多值得称道的贡献。更没有为德国孜孜以求的世界海权增添哪怕一根柴火。

德国水下狼群对英国商船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美国对德宣战并派遣护航舰队前,英国平均每月被击沉150艘左右商船。英国海军杰利科上将曾说,如果还想不出反潜办法,英国就将崩溃。

1914年9月22日,U-9号潜艇在英吉利海峡以东海域获得首场大捷。1小时内击沉英国三艘排水量12192吨的装甲巡洋舰。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但它的潜艇作战成就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英、美、日接连建造了一系列的主力航空母舰。在舰载机技术上,日本与美国发展蓬勃,反而英国因为军种恶性竞争而发展迟缓,为三者中最落后者。

忠实依据马汉学说建立的德国“公海舰队”于1919年折戟沉沙之后,出版仅四年的《马汉论海战》被“请”出了安纳波利斯海军官校的教科书名单。再往后,太平洋战争显然不是按马汉的思路进行的,大西洋之战甚至明显折射出经典海权理论在“巡航战”问题上的狭隘。

旧日本帝国创造了近代史上“太平洋奇迹”,打败了古老的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但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轰然倒塌。它无疑是最好的模仿者,但最终未能重复模仿对象的辉煌。

自19世纪末从英国手中接收西半球霸权之后,将近一百二十年时间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几乎都处于攻势。即使是在美苏冷战的高峰期,美国在除核力量以外的其他领域也对苏联握有压倒性优势,而优势的直接产物是傲慢。

苏联舰队给俄罗斯留下了可观的物质基础,但大部分装备是基于核威慑和核战争背景设计的,无法经济、有效地适用于21世纪的海洋;苏联海军战略思想从1930年代到1980年代的发展又具有相当大的政治性,以至于俄罗斯无法以历史为鉴确定自己真正“需要”的海军建设思路。

对海患的防御并不构成中国式战争方式的有机组成,因此大陆安全政策在中国古代战争思想中占主导地位。

闭关政策和以内河贸易为主使得中国的远洋贸易相当有限,因此缺少发展远洋海军和推行海上扩张战略的动力;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海防的总体目标仅是维持守势。

中国历史上长期以陆权思想为主导,因此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一次关于海防和塞防的战略大辩论,对我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海防安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海权并不是争夺,而是需要去维护的,若是想要控制海权、争夺海权,一家独大排斥他国的话,这是对自由贸易的挑战,最终会受到海上强国的干涉。从历史上看,德国是这样,日本是这样,苏联也是这样,最终都遭到了灭顶之灾。

海军的发展,和陆军是不一样的。海军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位置、传统理念、作战经验、人才培养机制等各种因素。成为海军强国,会有一个比较高的门槛。这也是为什么从历史上看,陆军强国此起彼伏,而海军老大却屈指可数。

回顾一战的时候,可以看到,德国人希望通过武力去挑战英国的地位,结果头破血流。德国在根本没有这么强大的海洋利益的前提下,刻意去造大批军舰,虽然在短期内咬牙造了一批战舰,但后续跟不上。事实证明,德国人在海上的战略失败了。

英德虽然是竞赛建造无畏舰,但双方建造的具体情况、造舰思路有所不同。实际上德国没有取得制海权,没有夺得出海口,也就决定了在英德海军较量中处于了不利的状态中国要想跻身强国行列,肯定要注重海洋。

海权作为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中关键性的因素,在诸大国,特别是在现有秩序主导国家和新兴大国之间所具有的正负面影响,与一战时代并无根本差异。海上决战是带不来海权的。

中国是个海陆复合性国家,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力量来自陆地。今天已经与马汉那个时代相隔很远了,拥有强大海军已不再是成为一流国家的充要条件,相反,只有一流国家才有资本维持一支强大海军。

一些国家在传统上可能是大陆性或半大陆性强国,但因为经济或政治需要,希望在短期内即掌握海上控制权。

海权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战略问题。从一个国家大战略的角度来看,不论海权的地位曾经多么显赫,也只是实现大战略的一种手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海权服务于战略,而不是战略服务于海权。

今日的中国和昔日的德国一样属于陆海复合型国家,在发展大海军时也会面临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固有困境。所幸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西部和北部陆地边境的安全问题,为进军海洋创造了关键的先决条件。但是,“一个国家是否要争取强国地位必须由它自己来决定,但这种努力是否成功则取决于其他国家做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