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发表社论称,寨卡病毒和骨痛热症一样是通过伊蚊传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持续,与伊蚊传播有关的传染病恐有流行蔓延之势,民众须多加防范寨卡病毒,不能放松警惕,首要工作就是按照环境局指导的“灭蚊五步骤”,全面降低伊蚊的繁殖和生存机会。
文章摘编如下:
新加坡13日出现首起寨卡病毒病例,一名自3月27日到5月7日前往巴西圣保罗公干的永久居民,回国6天后被诊断感染寨卡病毒,随即从私人医院转送陈笃生医院的传染病中心接受隔离治疗。
不久前,新加坡政府其实已警告,寨卡病毒随时会出现,在首起入境病例确定后,政府迅速采取各种措施,要全力避免病毒扩散开来。
男病患在5月10日才出现红疹和发烧,不排除5月8日到10日期间,他已在本地被蚊子叮咬,之后蚊子可能再叮咬他人传播病毒,因此病毒扩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不明显,这是在寻找疑似病例时面对的一大挑战,为了防范起见,卫生部在14天内将密切观察病患家人是否出现任何症状,若他的家人或邻居在同一天受感染,可能最迟在本月24日出现症状。
因该病患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国家环境局稽查人员马上对他居住的华登岭一带展开灭蚊行动,并检查那一带超过500个地点,找到和销毁了逾30个伊蚊滋生处,其中多数是在住家内发现。对于身处寨卡病毒潜在散播区的居民及在那一带上学的学生来说,都必须认真防蚊和做好寨卡病毒的防控工作。
寨卡病毒和骨痛热症一样是通过伊蚊传播,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本地骨痛热症病例激增,今年首三个月,已有四起骨痛热症死亡病例,而在住家找到的伊蚊滋生处也激增,其中大部分是在住家容器和花盆中发现,显示人们的“防蚊之心”仍不足。第一起寨卡病例的出现,希望能再度提高国人的警惕心,认真在住家范围采取防蚊措施,阻止蚊子滋生。
寨卡病毒首先在非洲出现,过后蔓延到中、南美洲,现在30多个国家已证实有确诊病例,病毒最近更漂洋过海到亚洲,一些国家火速采取防控措施,将寨卡病毒列为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还发布了关于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并第一次正式承认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要孕妇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新加坡是个国际大都会,入境本地的旅客众多,难以避免寨卡病毒会随旅客进入,而出国旅游的国人也多,不管是不是到过疫区旅游,感染并导致病毒在本地传播开来的风险绝对存在。
除了通过伊蚊传播外,寨卡病毒也有其他传播的方式,例如叮咬了已感染寨卡病毒者的蚊子,可能再通过叮咬途径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怀孕妇女可能将寨卡病毒传给胎儿,或通过性交传给性伴侣。
那些曾到过爆发寨卡疫情区域的民众,如果14天内出现头痛、关节痛、红眼、肌肉酸痛、发烧或红疹等症状,应立即求医,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民众也应该了解更多关于寨卡病毒的基本信息。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更须与当局合作,尽快清除所有蚊子滋生处,预防寨卡病毒入侵和在小区内传播。
新加坡不久将派30多名运动员参加今年8月在已出现疫情的巴西举行的奥运会和残奥委会,全国奥林匹克理事会已吁请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采取预防措施,准备防蚊必备武器包括长袖衣裤和驱蚊剂,以降低受病毒感染的风险和接触蚊子的机会。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持续,与伊蚊传播有关的传染病恐有流行蔓延之势,随着本区域数个国家陆续出现确诊病例,新加坡也已出现首起输入型寨卡病例,民众须多加防范这种新型传染病毒,不能放松警惕,首要工作就是按照环境局指导的“灭蚊五步骤”,全面降低伊蚊的繁殖和生存机会,才能同时防范寨卡病毒和骨痛热症的扩散。
许昌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