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台出口连续14月负增长的结构性问题

时间:2016-05-26 08:32:35

4月18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18日刊文指,台湾过去14个月的出口负成长11.9%,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切的说何时出口才能重新回到正成长,突显问题的严重性。文章分析了台湾出口不振的原因,并提出面对结构性的不利因素,整个台湾应尽速调整相关法规和体质,以面对更大的开放。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3月口成长率衰退11.4%,这是从去年2月以来连续第14个月负成长,也追平了2009年在金融海啸期间,连续14个月出口负成长的历史纪录。由于2月的出口订单仍然衰退,可以合理预期,4月的出口仍然会是负的;也就是说,这一次台湾面临出口不振的情况可以比拟金融海啸。虽然,过去14个月的出口负成长11.9%,比金融海啸时期连14个月的负成长24.6%低一些,但是这一次衰退时间却比较长。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切的说,到底何时出口才能重新回到正成长,这也突显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比较好的消息是,2月份的出口订单衰退7.4%,比1月的负12.4%要好一些,但是否代表出口订单已经出现反弹,可能需要再观察,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月的数据,要等到3月份的出口订单统计出来,才能比较清楚判断,能否在第二季结束以前转成正成长。

过去一年以来,虽然国际经济情势不佳,但是与2009年相比,国际景气并没有那么差,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台湾出口却面临如此不振的情况呢?

我们认为除了国际经济情势不佳以外,更重要的是,台湾面临几个重要的结构性问题,值得仔细思考,并应尽速谋求解决之道:第一,过去几年国际经济快速整合,亚洲地区的整合速度更快,其中以新加坡和韩国最具代表性,尤其韩国又是台湾地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当韩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陆续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之后,对于台湾地区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就会逐渐浮现。其中,韩国在2005年与东盟十国签署了FTA,然后逐年降税,2015年全面降税完毕;2012年韩国与美国签署了FTA,然后又陆续与欧盟及大陆签署,而且都已经正式生效,这些正在逐渐蚕食台湾的出口市场,对台湾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大陆应链快速形成,同时大陆正在执行“进口替代”政策,由于台湾出口到大陆的产品都是以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这些产品正是大陆进口替代政策中,最容易被替代的部分。

第三,服贸与货贸协议一直没有进展,以致于与其他地区洽签FTA也同样受阻,在对于台湾经济前景不看好的情况下,过去几年岛内外企业对于在台湾的投资都显得相对保守。在缺乏投资的带动下,经济成长动能不足,产业技术也不容易进步。

面对结构性的不利因素,台当局应该更加速进行国际经济整合,包括两岸的服贸与货贸协议。另一方面,全体民众也须体认,国际经济整合是全球大趋势,不管喜欢或是不喜欢,很少人能够逃过其影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更加大力度的去面对此一趋势,也就是整个台湾能够尽速调整相关法规和体质,以面对更大的开放。而对于每一个企业和台湾民众来说,则须提升自己的生产力与竞争力,以面对更大竞争,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现在最好的写照。

许昌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