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19日刊发评论文章称,8月16日,随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升空,世界再次感叹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新突破,而一份来自海外智库的报告更佐证了中国正打造科技强国的战略。近年来,中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从领先国家的跟随者,变成了并行者,甚至是带领者。
文章摘编如下:
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前25位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行列。此前,高度发达经济体在这一指数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此次跃升也被视为全球创新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评价,从历史上看,中国大范围的创新提升并不令人意外,直到1800年,中国的科学技术仍处于卓越的地位,中国创新的进展“是一场复兴”。
不可否认,在面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大格局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代表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而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强化创新部署。而曾经被贴上“创新力不足”标签的中国也正改头换面,或者说,是在完成它数百年前的使命。近年来,中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从领先国家的跟随者,变成了并行者,甚至是带领者。与此同时,中国科技的创新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一些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得到了世界认可。
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结构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在战略高技术领域,中国亦涌现了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大飞机等重大成就;可谓成果丰硕。
与此同时,一些科技企业的诞生,也让“科技”这个高大上的词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密切起来。生产芯片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阿里巴巴不断释放着体内一直深植的“创新”DNA;聚焦通信领域的华为已然在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位列第50位;甚至于,中国很多创新型企业还在海外设立了研发机构……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正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
而这也与我们近年来看到的中国发展相一致,当世界从制造全球化进入创新全球化的阶段,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制造成本,已不成为优势,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期,中国选择以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将创新作为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要素。
今年5月,中国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描绘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而在中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也于近日印发,该《规划》更加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增加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指标和全民科普指标。凸显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思想,让科技创新走出“象牙塔”,支撑中国由大到强的转变。
中国科技创新的勃勃雄心也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赞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创新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充满创新产品和创新想法的国家”;《纽约时报》在8月初的一篇报道也提到,“中国的科技行业,尤其是移动业务,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一些西方科技公司,甚至包括某些巨头,正从中国企业那里寻求创意”;英国《金融时报》甚至说,“投资者看好中国技术超过美国的潜力”。
当然,在多方掌声中,中国也需保持清醒。比如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特别是在科研立项上,还需进一步精简程序、简化手续,要把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表格中、跑路盖章中解放出来。
要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用完善的保障机制、激励的创新分配机制、包容失败的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条件,多解决创新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在当下纷繁复杂、金钱至上的环境下,科技创新更需要一份定力与责任。
无论如何,中国“科技的春天”再次到来,而它与经济转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我们期待。
许昌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