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街,一个早就熟悉的名字。那时我刚从北京移居香港,住在裵鱼涌,人生地不熟,过海就觉得遥远,纯粹是心理因素起作用。后来因工作关系,每天须坐隧道巴士过海,也就慢慢习惯了。听人家说起庙街,好像是夜市,不免向往。那时去过被称为“平民夜总会”的上环大笪地,逛过那里的档口,买过便宜衣服,吃过许多食档,人来人往,热闹得很,但后来消失了,心里不免暗叫可惜。但油麻地的庙街还在,而且成了升斗市民喜欢去逛的地方,不仅因为热闹,还因为价格比市面便宜吧。
去逛庙街,一档档售卖各种杂货、电器、衣服、玩具等应有尽有。那时的地摊,有印度老者席地而坐,面前点着若明若暗的小油灯,当看相者坐下,伸开手掌,算命人便细细看掌纹,油灯虽有玻璃灯罩隔着,但在暗夜里也不免给风吹得猎猎作响,于是便形成一种气氛。
这次夜逛庙街,已经是多年未去的事了。也是心血来潮,没想到庙街就近在咫尺,无事就顺便走走吧。走过去,看到“翠华”,那是茶餐厅连锁店,早已闻名。其实招牌虽然一模一样,但师傅各不相同,即使原料完全一样,又不是机器生产,师傅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哪能完全相同?也许这正是连锁食店的盲点,可惜现在的人们只信品牌,重视内涵的,只怕不多了。就说蛋挞吧,一听到佐敦某家饼店有,不禁雀跃,一试之下,那味道跟知名品牌相差不少,那还情有可原:谁叫你不去买正宗名牌呢?但同一个牌子尚且不可迷信,更别说其他了。
记得那时逛庙街,除了看相人之外,旁边还有售卖刀具玩具小饰物摆地摊的尼泊尔小贩,以生硬的粤语加入战团,路过的年轻情侣伫足询问,只飘过一两声娇笑,也不清楚是否成交。
这回再去,不论看相,或者尼泊尔小贩,都没有见到,不知他们是否已经迁移他方。像以前,在十字路口,还有露天大排档,招引各方来客就地围坐,大嚼濑尿虾、避风塘炒蟹和冰镇啤酒,但见黑色大锅冒起的火焰冲天,锅铲敲打在锅上的砰磅声和吆喝声夹杂在一起,点染了这个庙街的夜色。但如今见不到这种景象了,路口却见到大大的招牌“庙街辣蟹”,那是一家餐馆,食客的桌椅都摆到街面上了,可见生意兴隆。我想,莫非当年街口的露天大排档都已经给迁移到铺面里了?卫生当然改善了,但那种平民味却褪色不少,得失之间,有时也的确很难衡量了。
许多人可能并非有意来这里买东西,只是想要逛一逛,尝一尝这里的食物,或者享受这里的平民气息。当我看到高高的写着“庙街”的牌楼入口处时,想到是平民享受,庙街外,有各式各样的霓虹灯广告招牌,首先飞进眼帘的,是竖起的招徕广告“大大碗15元”,再往上一看,光管上写的是“粉面全场15元”。15元,在今日香港,恐怕很难再找到第二家可以更便宜了吧?那里有个小巴站,写明“往官塘”,小字注明“经牛头角”,小巴站列队停着候客,看来这时段乘客不多。“知足常乐”应该是足疗广告,这一带桑拿广告很多,也许捧场客不少吧。
走着走着,那闪烁的,还有“西湖大酒店”、“葡萄园夜总会”,所谓大酒店,我想大概是宾馆吧?我既没研究,也没探访,只不过是胡乱猜想而已,作不得准。而夜总会,在香港,早已式微了,应该是早年留下的痕迹了吧?现场既不见舞客,也不见其他踪迹,留下招牌,徒让人空想当年衣香鬓影的场面。他们说,当年这一带夜总会林立,现在早已偃旗息鼓了,也只有过来人白头宫女话当年了。
那年逛庙街,我在地摊上还弯腰捡了纪念品,随身带着,前年去哈尔滨,不慎落在酒店里。东西就是如此,再不舍,丢了就是丢了,可能是缘分已尽,再追悔再痛心疾首也没用,唯有小心谨慎,珍惜一切才是。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陶 然)
许昌报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