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电 台湾《联合报》今日刊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美欧所研究员严震生的文章称,台湾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走向、少子化带来的冲击、和社会氛围的变化,让年轻人对大学教授这一行业不再充满幻想。
文章摘编如下:
大学教授在传统认知中,有专业的知识权威,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是政府及产业咨询的对象;享有清誉,但又无需安贫,获得尊重,还可满足乐道。我多次与学生分享,认为自己是台湾最快乐的教授之一。
然而,台湾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走向、少子化带来的冲击、和社会氛围的变化,及亲眼目睹后辈正在走的崎岖路,让我感受到大学教授目前像是一份工作(job),顶多不过是项职业(profession),而不再是一种委身(commitment)或志业(vocation),与理想中的呼召(calling)有相当的距离。个人认为下列几项理由,就足够让年轻人对它不再充满幻想。
第一、它是投资报酬率极差的一项行业,单单是到海外取得学位(岛内大学并不信任自己研究所毕业的博士)的时间及花费,和担任大学教职能够获得的薪资不成比例。更糟的是如果没有其他的工作经验及谋职技能,在大学职缺不断缩减的情况下,将会因缺乏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遭社会淘汰。
第二、以目前台湾社会科学领域的就业市场来看,许多刚获得博士学位在未找到正职之前,有可能得先担任博士后研究一、两年,若能留在专业领域并且有优异研究表现,可能还有机会成为助理教授。然而目前能争取到博士后研究都不容易,我有几位优秀的学生已转到学术行政或是民间企业工作,不再对大学教职抱有幻想。
第三、即使有了博士后研究的经历,如果未能有幸到学生来源无虞的公立大学任职,而是进入私立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不仅要担心工作是否有保障,还要配合学校协助招生,或负责行政工作,无法完全投入教学及研究。在时间遭到排挤、缺乏具体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很难再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第四、即使进入公立大学担任教职,目前各校都有6年升等条款,如果未能在期限内升任副教授,将会遭到解聘的命运。这6年可能刚好是你30、40岁的时间,可能有年幼的孩子需要陪伴,或许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不但蜡烛两头烧,偏偏还要为保住教职拼命做研究,女性助理教授的挑战更为严峻。
第五、好不容易升等成功后,并不能如海外教授一般获得终身教职,因为台湾的大学教授每5年还得接受一次评量,若后续没有研究表现,同样也会面临解职。个人就曾在校教评会参与过相关事件的讨论,亲眼目睹到即使你投入许多精力在教书和照顾学生上,学校要求的还是可以量化的期刊论文。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第一道面临的门坎就是资格考试,接着是论文大纲的审核,再来则是论文的完成及答辩。成功取得学位后,若想要寻觅大学教职,真正的门坎才会接踵而来,一关接着一关,直到你即将退休才得到喘息。
然而,你错过孩子的童年,也因未能陪伴父母感到懊恼,你或许因为工作过度而搞坏了身体,也可能因为无法经常分担家务而有一位受够的配偶懒得与你说话,到头来你将会成为一位孤独的老人,这样的工作或志业值得你投入吗?
许昌报摘